
被误读的华为“终端剥离”(3)
张晓云表示,目前,华为终端已经在两个领域成就了全球领先,一是华为在移动宽带终端市场的全球份额的半壁江山,在欧洲很多国家更是超过70%。全球前50强运营商的48个都选择了华为作为合作伙伴。第二个是华为在融合终端领域全球领先,如家庭网关、无线数码相框,无线固话终端等产品都属于融合终端的概念。
独特模式
有关终端剥离的传闻四起后,一些媒体把华为终端部比喻成一个鸡肋,但华为内部人士显然不这么看。华为内部人士透漏,在任正非眼里,终端是华为的一个战略部门。华为终端公司副总裁徐昕泉则表示,在设备级层面上,有时运营商在选择时会考虑到设备系统的延续性,而对于终端产品,这种考虑就少很多。所以,在亚太、欧美等市场,华为终端都是率先突破顶级运营商、顶级市场。
数据显示,终端业务已经在华为总体营收中的比重达到了20%。华为预计2010年的销售额将达到360亿美元,而终端部门2010年的营收目标是60亿美元,依然占据总营收将近20%。
“华为终端很少出现在人们视野,有人误以为华为的终端不强,其实是品牌宣传不够。实际上,华为终端采取的是一条独特的商业模式:运营商定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说。
张晓云表示,华为一直关注运营商的需求,致力于成就客户,运营商成功了,我们才会成功。有些手机企业靠运营商成功后就单飞,而我们就不会,始终会紧随着运营商。
这种策略在最近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显露无疑。在一个主题演讲上,中联通副总裁陆益民说道,“中国联通计划在将来推出一款低价3G智能手机。”而坐在一旁的华为副总裁郭平则表示:“激活3G潜在用户的关键,是提供150美元左右、并具有iPhone相当用户体验的智能手机。”
之所以捆绑运营商,而不是采取单独的品牌策略,张晓云解释,品牌策略对华为终端来讲是个非常灵活的概念,如果某种方式和手段能够促进业务的增长,我们都不会排斥。“在现阶段来讲,我们认为,跟运营商做联合品牌,做运营商的品牌,做华为的品牌都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方向,在中国的市场,你可能会发现,没有华为单品牌,但在国外的某些市场,华为的品牌非常受欢迎”。
“华为的优势在于运营商,而终端产品本身的特性,需要架起与最终用户沟通的桥梁,因此,准确来说,我们的商业模式是B2B2C”。上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节制自己的贪欲,自己留存的利润低一些,多一些让利给客户,以及善待上游供应商。将来的竞争就是一条产业链与一条产业链的竞争。从上游到下游的产业链的整体强健,就是华为生存之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在2009年4月24日,运作与交付体系奋斗表彰大会上,华为总裁任正非说。

- · 高盛等投行涉嫌加剧希腊债务危机 华尔街再遭质疑 | 2010-03-01
- · 丰田太子来华“灭火” 试图力挽“第一市场”信心 | 2010-03-01
- · 智利强震死亡人数升至214人 暂无华人华侨伤亡报告 | 2010-02-28
- · 驻智利中资企业名单 华为等企业在智有分支 | 2010-02-27
- · 华泰证券上市或引新股发行转暖 | 2010-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