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误读的华为“终端剥离”(2)
“任何一种手段的最终目的都是推动业务的发展,如果资本只是来走一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张晓云说。但她并不认同外界把终端剥离理解为“卖终端”,“引入某一种资本方和卖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从资本运作来说,这是两回事。”
实际上,外界在热火朝天的猜测华为即将剥离终端部门之前,华为内部却在精心为终端部门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华为内部人士透露,华为终端部门制定出未来几年的中期目标:3-5年销售额增至100-150亿美元。
张晓云表示,这个目标的提出是在去年9月份的香港展上,当时终端部门刚开完了一个内部会议,各级骨干员工都参与了讨论,在这个花时很长会议上最终明确了终端公司未来三到五年的愿景,“对于这个目标的完成,我的理解是一定是靠我们的力量,如果真的有一天能够引入资本来做这个事情,难道只有100-150亿美金?而且我们对这一目标的实现有充分的信心”张晓云说。
终端不等于手机
张晓云透露,华为终端2009年销售额是50亿美元,终端发货量9000万部。其中,移动宽带终端超过3500万部,全球市场份额第一;手机产品超过3000万部。
“华为终端一直被误读,在国内,华为终端被等同于华为的手机;在国外,华为终端被等同于华为的数据卡”,为此张晓云不得不一遍又一遍的对外解释。
“华为终端公司不是一个简单的手机供应商,我们提供不单单是手机产品,而是全球运营商发展业务所需的端到端终端产品及解决方案。”张晓云表示,华为终端有四大业务板块,手机只是其中一部分,除了手机之外,还有移动宽带(无线数据卡为代表)、融合终端(无线固话为代表)、以及视讯终端(机顶盒、视讯会议终端为代表)。而从对整个终端公司的贡献来看,手机只占三分之一强,与移动宽带产品和融合终端三分天下。
与全球多数通信终端公司靠手机起家并且著名不同,华为最早是在移动宽带终端上一战成名,这让国外消费者把华为终端和华为的数据卡划上等号。
实际上,华为终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年前。华为内部人士告诉记者,2003年下半年华为终端公司成立时,最初是作为华为网络设备的终端配套。2004年至2005年,华为终端捉住了一次全球机会——过往的上网卡都需要安装应用软件,每次启动时要输进密码,不是很方便,而华为将上网卡改为即插即用,初次应用主动安装软件,之后基础上都是一键登陆,这种上网卡迅速击败其它外国品牌上网卡厂商,华为终端由此崭露头角。
当时华为的一款E220上网卡出货量很大,全球销量高达900万部,直接引爆了全球这种即插即用上网卡的风行高潮。而之后,华为又开发了具有掌上WiFi功效的无线猫E5等其它非常方便的上网终端,获得运营商和消费者的欢迎。

- · 高盛等投行涉嫌加剧希腊债务危机 华尔街再遭质疑 | 2010-03-01
- · 丰田太子来华“灭火” 试图力挽“第一市场”信心 | 2010-03-01
- · 智利强震死亡人数升至214人 暂无华人华侨伤亡报告 | 2010-02-28
- · 驻智利中资企业名单 华为等企业在智有分支 | 2010-02-27
- · 华泰证券上市或引新股发行转暖 | 2010-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