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外来连锁店夹袭 本土烘焙业“突围”战(3)

订阅
2009-08-27
蔡志杰

本土军“突围”

据 《2008-2009年中国烘焙连锁市场深度分析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分析,虽然烘焙连锁企业的品牌化、规模化的优势已经有所建立,但多局限于区域市场。业内人士猜测,本土连锁饼店要想“突围”都将面临“内有割据、外有夹击”的难题。

“我们已经和好利来在东北市场PK了好多年。”8月14日,米旗集团公司总裁冯岩丝毫不介意同桌而坐的罗红。

创建于1994年,同样做全国连锁,却坐拥陕西的米旗集团,在中国北方市场设立400余家专卖店,产品辐射北部、东部、西部数十个大中城市。

从模式上看,连锁是国内外品牌最一致的特点。

“北京没有作为主力市场,关键是我们来自于西北,我们先找一个经营比较弱的地方让自己强壮起来。”冯岩表示,一下子从西北跑到东北去开发,主要是因为在东北的竞争力相对比较弱,“还不到打攻坚战的时候,也不要让自己随便‘阵亡’”。

与米旗集团类似,创建于1989年的重庆沁园也是区域概念入手,立足重庆,辐射西南,日前已经发展成为遍布重庆、成都、贵阳、遵义等城市主城近郊各大商业中心等区域共近200家全资直销连锁饼屋。

“我们的销售额保持着每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递增,占重庆糕点行业40%多的市场份额,我觉得不一定非要在上海或是北京”,重庆沁园董事长刘崇梅如此介绍重庆沁园的坚守,“烘焙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粗略估算,中国市场100万的城市可能有四五十个城市,不管在哪个市场,就是看你准备好了没有。”

事实上,上述两家尽管力推各家“饼道”,但北京市场的舍弃无非暗示这个市场竞争得激烈。据中国焙烤食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的糕点面包店不仅大品牌云集,就连超市、小区、车站内也布满了各类糕点店铺。目前已有约1500家店、近150个糕点店品牌。其中大部分以民营为主,其店铺总量平均年增长近20%。

但米旗和重庆沁园仍然寻求突破:“尽管西方饮食文化逐渐渗透中国,但作为本土特色,中式食品也有潜在的消费群体。”米旗因此顽守东北市场,争抢东北市场老大;而重庆沁园已经“磨刀霍霍”,准备于今年挥旗南下了。

而号称是台湾基因孕育的上海本土企业——上海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更是选择了一种市场化的竞争方式,于8月8日签约世博,并准备上市融资。

尽管克莉丝汀的网点已经遍布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分店多达800家,但其在广阔的北方市场却难觅其踪迹。而此前也有消息称,克莉丝汀计划到2010年将门店扩张到1000家的规模,并将范围扩至北京、重庆等城市。

 1  |  2  |  3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