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贺文 在20年的时间中,消费者们已经习惯了李宁的经典LOGO,也已听惯了“一切皆有可能”这句令人无限想象的李宁口号。然而,本月开始,这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李宁有限公司(简称“李宁公司”,02331.HK)换了新LOGO,换了新口号。
虽然新LOGO亮相后,外界的第一反应是“变化不大”,然而,在此基础上,李宁公司内部已经完成了包括组织架构、产品系统、销售系统、市场系统等在内的一系列调整变化。这无异于再造李宁。
李宁公司现在99%的业务都在中国,但是它希望,通过更换新形象,到2018年时,李宁能够成为世界前5位的国际性体育品牌公司,国际市场份额占到总体销售20%以上。
换标背后
6月30日,李宁公司在北京发布了新LOGO。这是它成立20年来,第一次换标。
事实上,基于此,是三年中李宁公司内部的一次涵盖供应链、产品、市场、运营、渠道等整个组织体系的全面再造。
李宁公司决定启动品牌重塑是在2007年,他们先是做了消费者市场调研;到2008年的3月份,产品的消费者定位、品牌的定位、产品定位基本完成。李宁公司内部的“再造”正式启动。
变化之一是,设立了“战略性市场部”,这个部门的人员由CEO本人亲自挑选,向其直接汇报工作。他们的职责是按照运动项目的品类来规划各品类中长期的业务发展,以及各品类的产品开发、市场传播、销售计划等等。“这些人都是高素质的,因为既要有品牌的概念,又要生意的经验。”张志勇介绍,这个部门的组建历时18个月,现在为止人员已经到位。
与之相呼应的是,李宁公司的内部管理组织架构的调整。之前,李宁公司内部是功能性的、平面的组织结构;再造过程中,纵向管理上,它按照运动品类来划分管理业务,比如羽毛球、跑步、篮球等,横向的部门则有产品开发、市场、销售、供应。如此一来,重塑后的李宁公司,在内部管理上变成一个矩阵式组织架构。
- 李宁换新标 与国际品牌正面争夺一线城市 2010-06-30
- 体育情感:李宁的生命基因 2010-06-26
- 李宁7亿玩跨界 涉足绿色环保行业 2010-04-13
- 李宁三年扩店至万家 2010-03-19
- 安踏:高速路上的竞争 201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