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这样的国际化,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比如在美国篮球体育用品领域,耐克已经成为市场的绝对主导。体育资源(签约运动员和运动队)与体育品牌的溢价能力正相关,但是在美国,耐克基本上垄断了NBA的明星资源。
目前,李宁公司主要的体育资源还是在中国,而中国在足球、篮球、网球和高尔夫等能引发消费时尚等体育项目中,还不具备绝对优势。这些都使得李宁的品牌溢价能力短期内难以与耐克、阿迪达斯媲美。
李宁如何在海外市场,说服渠道商、说服消费者?张志勇并没有正面回答,他透露,李宁公司设计的全球化分三步走,现在已经完成利用国际资源、建立全球的系统,接下来要做的是组织架构的本地化。
李宁公司的内部管理架构再造,已经在为国际化埋下伏笔。在欧美市场,体育品牌的渠道已经是以运动品类为主导的模式,李宁需要入乡随俗。
防守
如果在李宁心系上位的时候,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一线品牌,选择在二、三线城市推出价位较低的产品,情形将会怎样?
耐克已经预计,未来五年其包括大中国区在内的新兴市场每年收入将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国际品牌在已经占据中国一线市场主导位置之后,开始觊觎逐步显示出消费力的二、三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
这是李宁此时提出品牌上位面临的问题之一。
如此一来,二、三线市场甚至县级市场的竞争,势必将更加激烈。在福建漳平这样的县级市,已经有了耐克的门店。
对李宁公司来说,如何将渠道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同样也是个挑战。
生于二线城市的福建晋江系公司,天生更熟悉在中国二、三线城市的经营门道,也更善于运用促销组合手段来吸引这类市场中价格敏感型的消费者。过去三年中,安踏、特步、匹克等公司相继上市,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他们纷纷加快在二、三线城市开店的速度。
时富证券研究部消费品行业研究员廉波介绍,2009年第三、第四季度以及今年第一季度,李宁公司的产品折扣率为22%、20%、21%,而安踏则维持或者低于20%。
张志勇透露,以往李宁公司给渠道的最低折扣是5折,以后会逐渐加大对它们的折扣,比如4.9折、4.8折。
- 李宁换新标 与国际品牌正面争夺一线城市 2010-06-30
- 体育情感:李宁的生命基因 2010-06-26
- 李宁7亿玩跨界 涉足绿色环保行业 2010-04-13
- 李宁三年扩店至万家 2010-03-19
- 安踏:高速路上的竞争 201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