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2011-10-31 11:07 来源: 作者:铁志海 编辑:
导语:原本被奉为“新能源汽车元年”的2011年,却成为了“失落的时间”。对急于抢占新能源汽车先机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各利益主体的“钱景”与前景究竟哪个更重要?

铁志海/文 距离国务院在2010年7月颁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正式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未来五年重点扶持领域已经过去1年有余,传说中2010年有望出台的号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政策支持”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下称“规划”)也迟迟未见落地。

就在几乎所有人都相信,新能源汽车这个被大家寄予厚望多年的产业终于“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真正迎来了自己的春天的时候,原本被奉为真正意义上“新能源汽车元年”的2011年,却成为了“失落的时间”。

坊间流传的最新消息是:规划草案已经拟定完毕,正在等待国务院批示,而今年推出的可能性极小……2012年即将到来,不知道当原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真的面世的时候,工信部又将怎样为其命名。

《规划》一再难产的结果其实并不出人意料,汽车是一个相关度极高的产业,涉及到的部门、企业十分庞杂,各个利益主体众口难调,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和路线也难以达到统一。

主管部门之中,工信部认为目前的发展水平低下,应该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两条腿走路”;科技部则倾向于优先发展电动汽车;而在发改委的规划蓝图中,混合动力汽车作为短期内的过渡产品,中长期则是充电式的纯电动汽车将成为市场主流。

技术方面,纯电动汽车与燃料电池汽车两大方向性技术路线究竟谁是今后发展方向,至今仍然各有利弊,争议不断。

此外,企业方面,国家电网公司倾向于换电方式,但是汽车厂商更加倾向于充电方式……乱象背后,根源还是在于不同方面权力和利益诉求的不同。

对急于抢占新能源汽车先机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各利益主体的“钱景”与行业发展前景究竟哪个更重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让人越来越看不懂。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