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二十四城记》的历史和实验(3)
剧情部分则是由吕丽萍、陈冲、赵涛分别饰演的三代厂花的故事,“从美学上,这样大的机器生产,跟女性身体的柔软、纤细形成很大的反差”。这部分虽属虚构,但人物、事迹皆有真实出处,剧本创作方法完全是传统的“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将采访到的一二十位女性的故事,加以提炼,塑造出一个人物来。吕丽萍演的第一代厂花的故事,在420是家喻户晓的真实往事,当年从东北南下迁移,走的是水路,船到奉节码头后,她的孩子不见了,但船必须得走,因为这是一个军事行动。这个故事的当事人还在世,但贾樟柯没有去找她,“对女性来说,这是很痛苦的记忆,觉得没有必要因为一个电影而再去揭她的伤疤”。
纪录部分与剧情部分,各自的时长大概是一半对一半,真实与虚构,彼此交叉融合,来回穿插。更有意味的是,贾樟柯为三位厂花也安排了口述内容,她们的口述与五位普通工人的真实口述相互映照,进一步模糊了纪录与剧情之间的界限。
贾樟柯对这部片子的定位是实验电影,除了上述的糅合纪录与剧情的手法外,还采用了多种元素的拼贴,“有诗句,有肖像,有静物,有风景,混杂在一起,引用了大量文学、诗句,你既可以聆听,也可以阅读,这种实验实际上延续了二三十年代前苏联电影一些技巧,包括蒙太奇学派的很多方法,还有戈达尔的实验”。很显然,《二十四城记》所做的不只是 《世界》中加入flash、《三峡好人》接入超现实画面那么简单,可以说这是一部心态放松之作,也可以说是一部雄心之作。
当很多人还在念念不忘 《小武》、《站台》,津津乐道于它们所确立的长镜头加非职业演员的新现实主义风格时,贾樟柯又走出了一大步,《二十四城记》中不会有太多长镜头,而且首度采用明星演出,“明星的表演跟她们以前在别的电影里的表现肯定是不一样的,但很难说是生活化的,还是会有比较表演的感觉”。
贾樟柯说《二十四城记》是“对记忆的敬畏,记忆深不可测,我们很无知,每个个人的记忆是局限的,但面对一个一个个人时,它非常开阔,深不可测”。拍完后他有了一种新的历史观,“民族的历史不应该是抽象的东西写成的,拍完后觉得虚构也是一部分。我们谈到三国演义,它早就变成了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历史不单是考据学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件,历史不等于真实,它是我们要面对的过去,所有的虚构、传闻、传说,也都是历史,所以我们需要语言、童话、神话、史诗。这可能是一种比较虚无的历史观,会被历史学家批判”。
- 疯狂门票 | 2008-05-27
- 震裂商品房 谁负责? | 2008-05-27
-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 2008-05-27
- 乔布斯苹果:“残忍的完美” | 2008-05-27
- 海尔确认欲接盘通用家电 并购方案正在论证 | 2008-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