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史莱克》的王牌制作人(4)
张晶
14:41
2010-08-10
订阅
 1  |  2  |  3  |  4  |  5 

相对真人实拍的电影,动画电影对规则的严谨程度要求更高,它需要保持自己技术先锋的地位。当年在梦工厂/PDI也一度面临软件的选择问题——是用PDI自己开发的软件,还是外面卖的商业软件如玛雅等。最终艾伦·沃纳做出的决定是沿用自己开发的,不受制于人,能够主导技术的方向,“事实上,PDI自己的软件比外面商用的更快、更好用,因为我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早在2008年,梦工厂就宣布,未来其出品的动画片将全部采用3D技术。对于面向全球观众的大制作电影,3D版本可能会促使影片的利润增加约25%。而当年梦工厂的创始人、目前的CEO卡森伯格日前也表示,梦工厂将和英特尔合作,将英特尔即将推出的新产品Larrabee独立显卡应用到动画电影的制作之上。

需要考量的远非资金和技术,对于一间创意主导型的公司,很容易产生一些决策权模糊的灰色地带,而制片人相当于站在导演身后的导演,要掌握其间各种审慎的平衡。

但艾伦·沃纳看上去太平和了。做制片人这一行,不得不剪掉某些精彩片段、开除某个人、甚至和老板对着干,这些事情不是司空见惯吗?但他嘴角浮起的恰到好处的笑容似乎勾勒出与生俱来的调和性格——“你问我动画电影和真人电影有什么不同,这很简单,做真人电影的时候,我会对一个不称职的演员说,干这行的人大有人在,开掉就好了。但是动画电影不同,当你花了几个月去培训一个人之后,还可以随便开除他吗?”

这是理性的商业逻辑。但同时他对于在制片管理中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相当自信,“在将近350人的团队中,跟不同的人需要用不同的方式,你必须非常有耐心。对于动画制作而言,动画师非常敏感,甚至很情绪化,对待他们得像对待明星一样;特效部门的人员就像橄榄球运动员,比较糙,对待他们要爽快一点;剪辑师非常重要,对他们要好点。”

毫无疑问,善于平衡的艾伦·沃纳依然需要一个好搭档的支持,这便是他的顶头上司卡森博格,这位铁腕的“好莱坞之子”曾一度自嘲,“人人都说我是个暴君,但我往往都是正确的”。

《怪物史莱克》的制作过程甚至遭遇了创作人员离世的不幸,新上任的导演此前对动画毫无接触,所有的预案不得不推倒重来。“那个时候,但凡有个人要为‘史莱克’工作,被拖入这个组,就会被看作是一种惩罚。梦工厂甚至为我们单独安排了一个工作地点,和其他片组毫无交集。不过这倒是让我们获得了更多自由创作的空间”。

《怪物史莱克》共有4个单独的创作团队,分别负责不同任务,通过穿插排列镜头来掌握节奏,故事一点点缓慢地被演绎出来,“这样可以给导演更多时间来反思和考虑故事”。

通常情况下,平均每位动画师每周可以完成3到5秒的动画,这意味着整部影片如果由一个动画师来完成,需要47.5年。“这已经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的超水平发挥,不过,你要知道,这依然让我恼火,我希望他们更快一点,才能赶得上目前的竞争局面”。

的确,不仅仅是好莱坞的三大动画公司(迪斯尼、皮克斯(现已并入迪斯尼)、梦工厂)逐鹿3D,环球电影公司《泰坦之战》、《卑鄙的我》,华纳兄弟《哈利波特7》等,都将在今年以3D面孔问世,高昂的制作成本可能会导致这些电影在争夺大银幕的时候自相残杀,可以想见不久的未来的“堵车”场景。

不过,在高风险的电影行业,即使贵为王牌,也难免遭遇职业起伏,因此当有人像探寻秘笈一样询问他对于年轻制片人的建议时,艾伦·沃纳也只是淡淡地说,“无论是疯狂还是平静的时刻,或许你都要坚守自己的岗位,以足够的热情来对待每项工作”。

 1  |  2  |  3  |  4  |  5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