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试探性松动(1)
编者按:在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后,未来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是市场关注的焦点。长江商学院教授周春生与北京大学经济所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冯科共同撰写的报告认为,在经济增长放缓与通货膨胀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中央银行仍应继续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加息等手段抑制通货膨胀,同时辅之以相对宽松的财政政策以应对经济下滑的风险。本网特将其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国际经济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我国今年上半年GDP增速继续回落。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06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00亿元,增长3.5%,回落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7419亿元,增长11.3%,回落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1400亿元,增长10.5%,回落1.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形势依然严峻。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7.9%。在经济增速下滑与通胀压力高企之双重困境下,“紧货币、宽财政”的宏观调控政策成为合理有效的政策组合。
一、未来经济增长仍呈现放缓迹象
上半年,在人民币持续升值、通货膨胀、以及自然灾害的冲击下,GDP能够保持10.4%的增长速度,仍是超出许多专家学者的预期。其主要原因是,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反弹所引致的。2008年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而6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高达29.5%。而6月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反弹,可能是由价格因素以及灾后重建所引起的。实际上,经过价格调整的实际增幅水平却比去年同期回落5个百分点。明显回落的投资增幅,也成为经济减速的重要原因。统计显示,上半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196亿元,增长33.5%,增幅比去年同期高5个百分点。但在政府调控的累积效应下,房地产行业盈利前景日益恶化,房地产投资受到抑制。6月份,“国房景气指数”为103.08,比5月份回落0.26点,比去年同月回落0.55点,预示着,投资增幅将进一步回落。虽然有鲜明政府导向的“农业、科教文卫”等(占比22%)的投资增幅的支持,但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近1/3的房地产投资的回落依然使全社会固定投资增长的前景较为暗淡。
图1:2004年到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而从消费来看,消费的增幅是我们唯一值得欣慰的地方。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043亿元,同比增长21.4%,较去年同期有近1个百分点的增加。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幅也呈现上升趋势。此外,二季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幅回升到了10.0% ,同时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实际增幅也超过了12.0%,这或许能有效地支持消费的增长。另外,奥运会的即将到来也让消费的增长前景较为乐观。
图2:我国消费名义增幅和实际增幅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受人民币升值、美国次贷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出口增幅急剧下滑,贸易顺差持续缩小。上半年,出口6666亿美元,增长21.9%,回落5.7个百分点;进口5676亿美元,增长30.6%,加快12.4个百分点。贸易顺差990亿美元,同比下降11.76%。考虑到美、欧、日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前景的日益恶化、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出口增幅的继续下滑之势仍难以逆转。
总的来看,虽然内需有逐步增长之势头,但是,由于对外贸易环境的持续恶化导致贸易顺差持续缩小、以及房地产行业的调整导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放缓,未来我国经济增长仍呈现下滑迹象。
- 财政部3亿元急救奶农 | 2008-10-09
- 美财政部考虑注资控股多家银行 | 2008-10-09
- 全球央行一致行动,中国央行松动货币政策 | 2008-10-08
-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 2008-10-08
- 美联储财政部再次采取措施帮助金融市场 | 2008-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