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试探性松动(3)
三、名义调控继续存在,实际调控将有所松动
中国出现了数年的“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组合,而在政府不断的宏观调控下,2007 年之后我国经济形势悄然发生变化,经济增长出现了连续回落现象。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第一产业增加值11800亿元,回落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7419亿元,回落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1400亿元,回落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回落幅度远高于第一产业增加值回落幅度。虽然下降幅度比研究界预期的要低,但实际观察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6月份我国外贸出口跌至20%这一敏感临界点以下。此外,在人民币对美元的单边下降趋势、CPI居高不下、进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出口增速下滑导致了企业陷入困境。尤其是以加工型出口贸易为主的地区,比如广东的东莞和浙江的宁波和温州等地,不少企业已经处于亏损和停产关闭的边缘。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944亿元,同比增长20.9%,比上年同期回落21.2个百分点。
而从今年上半年金融运行数据看,2008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4.31万亿元,同比增长17.37%,增幅比上年末高0.63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48万亿元,同比增长14.19%,增幅比上年末低6.86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3.74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02万亿元,同比增长12.28%。在M2维持平稳增长的情况下,M1明显下降,表明资金持续流入银行体系,投资兴趣减小,经济的活跃程度明显降低,有趋冷的迹象,未来经济增长形势不容乐观。
图4:货币供应量增速减缓,M1减速明显
数据来源:WIND
此外,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的持续下降,也必将导致更多不良信贷产生。从国际上来看,美国房价还未跌够,金融市场依然是草木皆兵。房价的继续下跌将进一步挤压美国消费,同时也使金融市场风险不散。比如,房利美、房地美两大房贷公司近期危机再次显露。从国内来看,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规模非常巨大。截止07年底,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为4.8万亿元人民币,占金融机构总贷款余额的17.27%。剔出中西部等一些欠发达地区,我国沿海城市商业银行这一比例更高。显而易见,一旦出现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下挫,将形成不量的不良贷款,银行不良贷款率必将上升,从而对金融系统形成巨大冲击。
而我们的货币政策除了防范经济过热、紧缩流动性以外,还有维护经济增长的任务,如果经济增长不保持一定速度,中国改革和开放所带来的不和谐矛盾则无法在发展中消除。因此,名义调控继续存在,而实际调控将有所松动,将成为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基调。毕竟,如不适时放松银根,则经济增长可能持续下滑。故央行如在下半年提高利率的同时,有可能放松对银行信贷的紧缩。总体上看,宏观调控有适度放松的可能。近期国务院温家宝总理等高层领导考察各地外贸、金融企业,就是为下半年的经济运行寻找政策平衡点。所以,实际调控政策将有所松动在下半年是可预期的。
- 财政部3亿元急救奶农 | 2008-10-09
- 美财政部考虑注资控股多家银行 | 2008-10-09
- 全球央行一致行动,中国央行松动货币政策 | 2008-10-08
-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 | 2008-10-08
- 美联储财政部再次采取措施帮助金融市场 | 2008-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