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风电上马“大跃进”(6)
EEO:目前中国风电存在哪些发展瓶颈?处于怎样的技术水平?
张安华:目前中国风电行业的发展瓶颈主要有:
一、电网建设滞后。与风力发电相配套的电网建设明显滞后,是当前制约风电发展的最大瓶颈。
二、上网电价偏低。由于有关管理方面的原因,目前风电项目招标电价和标杆电价并行,大部分招标项目的电价偏低,大体上1度电比国外平均水平低1至2欧分。一些地方的风电上网电价接近甚至低于火电电价水平。由于电价过低,迫使风电投资商反向挤压设备成本,造成不同程度的设备隐患。同时,由于电价过低,不利于企业积累资金进行长期建设投资和技术创新。价格因素如不引起重视,其影响将十分长远。
三、上网电价有欠公平。按照中国有关规定,装机容量达5万千瓦以上的风电项目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招标定价,5万千瓦以下的项目由地方政府核准定价;现在普遍的情况是大部分招标项目的电价较低,而地方核准的项目电价较高,市场竞争明显不公平。同时,上网电价中“同地不同价”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并且价差较大。如有一个省级电网的风电上网电价从每千瓦时0.382元到0.54元,1度电相差近0.16元。非常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
四、优惠政策难以落实。中国不少风电场距离电网主线路上百公里,甚至几百公里,线路投资动辄要几亿元。为加快风电配套输出线路建设,国家出台了针对线路投资的优惠政策,每千瓦时加价0.03元。但因许多地区电力用户很少,使得优惠加价政策难以落实。
五、风电发电效率偏低。中国风电发电效率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有数据显示,中国风电机组的平均利用率在20%左右,而国际平均水平在25%至30%之间。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风电设备特别是风机的质量不够稳定。
六、风机设计标准有待改进。中国设计风机的标准多是按照欧洲的设计标准来设计,有时难以适应中国的特殊环境。
七、风电技术基础薄弱。中国风电企业研发能力不强,风电技术及设备比较落后,缺乏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
八、风电产业创新型技术人才匮乏。
风电产业涉及多学科、多技术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人认为,风电技术比汽车技术还难;因为汽车技术是民用级的,而风电技术是航天级的。由于风电技术相当高端,尽管中国风机制造业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核心技术的缺失始终都是行业发展的软肋。虽然中国政府要求风机制造的“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但是一般都把国产化率变成了风机零部件的本土供应化率,而非真正的国有知识产权化比率。为了维持自己的技术优势,一些进入中国风电市场的外资企业往往通过本土设厂、向供应商提供许可证和图纸的代工方法,提高风机制造的本土化比例,而核心的关键技术,中国企业无法掌握。因此,目前中国的风电技术仍处于由“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转向“自主创新”的初期阶段。需要努力的方面还相当多。

- · 风电设备制造商金风的海外淘金术 | 2009-11-24
- · 预期人民币升值 中投55亿再涉中资新能源 | 2009-11-20
- · 中国石油三巨头集体涉水“新能源车” | 2009-11-20
- · 原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警惕热钱大量流入 | 2009-11-20
- · 中国石油三巨头集体涉水“新能源车” | 200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