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观察家 > 书讯 >
寇延丁:行动改变生存(5)
导语:社会不是传说,它关乎你我。我现在所做的NGO事情,所选择的生活方式,它让我将理想与现实结合在一起,尽管算不上是完美,但给我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另外一点,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如果我们自上而下的看待问题,我自己也是很悲观的,有时候会很绝望。可是我又觉得从上往下看问题的时候,我觉得还是比较乐观的。另外一个,如果我们仅仅在这儿想,仅仅在这儿讨论也是很悲观的。如果我去积极行动的时候,参与到生活,参与到自己能做的过程当中,又会给我力量,又会让我感到乐观。

最后我是觉得,和寇老师也是很多年的朋友了,我觉得寇老师这种书,本身就是非常有力的行动。而且我特别希望中国的知识分子,知识界能够多一点时间精力,能够走出咖啡厅,走出酒吧,走出书斋,走出高校,能够跟工人农民,跟大多数的老百姓走到现实当中去,我觉得寇老师是一个榜样。这里边这种个案,我不相信只有这些精英,如果说有精英的话,我觉得在我身边碰到很多很多人都会有这种好的想法,有这种责任心,也愿意付出行动。我觉得这本书,很多这种个案如果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的话,我觉得更能够促进这种社会的进步,很多人会得到很多启发,所以我觉得行动改变生存,行动改变自己,也改变世界,我理解的人就是这样的,人都是每个社会当中的一分子,这个社会其实是一个互动的,人在为社会,为关心他人这个互动的过程当中,其实人才成为你自己,谢谢。

段德峰:其实寇延丁写这本书之前,我也跟她是好几年的朋友。我一直也在想,其实我们这个行业里面有很多NGO的书,特别是NGO的研究,也有一些NGO自己人写自己的组织,但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来写别的NGO成员的人,这本书我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本,但是我觉得是一个很重要的起点。未来我们需要更多能写作的这些人,能够去机会去更多的写这个领域的故事。比如我们看国外的这些书,比如美国的《汤姆的鞋子》也好,《三杯茶》也好,大家都在质疑,但是这些书都成为畅销书,让很多很普通的公众,大学生、小学生能知道,这个领域的事是很平常的,但是很好玩,我们有机会,而且有能力参与。所以我想这一本书,未来像寇老师也好,还是其他的老师也好,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书,也能够发现更多更好的,更贴近每个人身边的这些小故事,然后讲出一些很简单的道理,不用太多的大道理。我那天听到有一个朋友说,讲大故事说小道理,也是很好的一个做法。

第二,另外一个方面,大家提到理想主义,我前两年正好有机会在《南方都市报》写了一些文章,可能有些朋友读过,叫《当公益成为职业》,其实我是不大提理想主义这个概念的,因为我想既然大家谈社会的一个部分,其实它就是正常职业。我经常举一个例子,可能有一点不合适,我说谷歌很多的工程师比我们更有理想,他们更加理想主义,对技术,对改善人类这种信息的无障碍,他们一样很有理想主义,并不是说我们某种意义上更加的理想主义。我想只是说我们找到合适我们每一个人的性格、理想的工作,我们就是服务于社会,让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更有意思。当然我想理想主义是从另外一个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但是我想从职业的角度来谈,今天这个社会要分工,我们在做一份职业,可能我们是大学的老师,我们是研究者,我们一样可以服务这个社会。

就像前两年北大一个数学系的校友去龙泉寺出家,很多人反对。我说没关系,他出家两年,他如果不愿意再换个工作,再换到学校里面做个博士生,也没有关系。其实很多人也去出家,然后又还俗,我没有任何讨论宗教的意思,我只是说作为人生的一个阶段,这两年我做这个事,这两年可能是我的兴趣转变了,或者说我能力转变了,我不再从事研究了,不再从事大学老师,我就去扫地去了,就去开咖啡馆,这个本身我觉得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我们在每一个时刻来做我们恰当的事情,我们对社会有贡献。从这个角度,我希望把故事讲的更加平实,更加好玩,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读到,并且参加这种实践,我觉得很好,所以我想寇老师这个是很好的开端。其实我非常钦佩他,因为前两年有一家出版社也邀请我做这方面的工作,但是我一直没有去做。但是我想或许有一些我会跟寇老师学习,一起来工作,这是很好的事,非常感谢!

“活着”与“行动改变生存”

高天:我有一个建议给苏里老师,如果卖这本书的话,把两本书捆绑在一块卖,这本书加上《活着》。

刘苏里:为什么?

高天:这两本书搁在一块特别出效果。

刘苏里:是为卖《活着》还是为这本书?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