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观察家 > 书讯 >
张大春、王家卫:寻找一代宗师(4)
导语:张大春、王家卫在香港书展首日对谈民国时期的武林,旧日风骨以及张大春的新书《大唐李白》的创作过程。

 

      王家卫:有一点大家可能都不知道,那个大春老师他是一个很有规律的人,我通常找他呢都不是晚上,他很早就睡了,他通常跟我不一样,因为我是早上很早爬起来的机会不多,但他每天都是很规律,六七点钟就爬起来,那时候是他的工作时间,那他每天下午就在电台做一 个小时的节目,我认为他在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说现在很多作家都写专栏嘛,都在报纸上面让某一段时间变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他刚才讲了就是说,我每天讲的就像空气一样散,但是他会另外去想,某一天去写一本像《大唐李白》这样的小说,其实他以前也写过一个很长很长的书,叫《城邦暴力团》那个书开始是讲一个城邦的一个头主,讲到后面越讲越远,那个时候我就问,大春啊,为什么这个书越走越远,他说其实我写这个书是六十万字,差不多写了两年,为什么呢?这个是一个连载,那个时候就是他现在老婆美瑶是她…,所以他自己在不断地写两年,因为他要追求她,最后他成功了,美瑶可能是另外一个女朋友是不是,现在不讲,但是这次好像《大唐李白》为什么我会用在这个时候李白会来敲你的门,你为什么要去讲这个故事。

    张大春:这个因缘机会,首先她不是我的那个《城邦暴力团》的编辑,《城邦暴力团》的编辑在我写到一半的时候就退休了,是个老太太。

    王家卫:是不是你要接手那个事情。

    张大春:没有没有,那个是另外的事情,回到《大唐李白》一开始,这个也跟美瑶有关,她问我说哪一个人物你觉得大家即知道兴趣又可以写的,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白,但那只是一个闲话,而且我也不认为那就直接构成了写作主要的,这个整个事情的叙述要回到2009年,我在法兰克福参加书展也是书展活动,那天我们从书展现场回到我们的旅馆要坐火车,火车站到旅馆要走十分钟的路,走到我旁边的时候王德威有个教授,他突然很感叹跟我说,你为什么现在都在写旧史,因为我写了好多年的旧史,都不写小说了,我当时很心跟他讲我每天都在写,只是你没看到,所以这种话不用说了,自己心里知道就好,我就只好反过来用他的话来回答,也许这么多年我写的小说到现在,也就是2009年的此刻,也许到现在就是为了支持我能够写旧史,就是写小说所累积的一切,是为了支持我变成一个古典诗写作者,而且很专心的写作者,可是另外两句话我又没说出口,我当时本来想讲没有讲的原因是讲,讲了也没用,自己知道就好。那两句我吞回肚子里的话就是, 也许我现在所写的所有的这些旧史,到日后可能还是会支持我写一部小说,也就是说刚才家卫讲,他来敲门,这李白来敲门动机不详,不过我想他一定要有冤屈要伸,比如说他不是吉尔吉斯人,他是很奇怪,他很可能他自己承认自己是四川人,杜甫却说他是山东,因为他在山东见到他,他不是陇西嘛,陇西更有趣。李唐王朝就是一个冒姓的王朝,“冒”就是假冒的冒,仿冒的冒,或者是冒充的冒,李渊李世民开始一直到唐高宗甚至到唐玄宗时代,整个国家的用现在化讲就是图书馆的力量做了好几件事,其中一件事就是天下氏族记录,就是姓氏的记录,为什么要做那么多年,将近一百年,而是因为他们要不断地把自己这个李改变,提升,变成标标准准的汉代的王族或者汉代的名人的这个李性,汉代姓刘当然不可能,汉代有个非常知名的将军叫李广,李广是广西,成纪,成功的成,年纪的纪,成纪是一个…,唐朝人基于对于这个南北朝时代重视世俗门第的这个观念,所以李唐本来他是你刚才讲的,怎么说呢,他是陇西狄道人,这个狄道就是李渊、李世民的君王,或者是他的这个地方出身,狄道就是先辈这些(异族)的这个姓氏,他就慢慢慢慢改改改,增加这个填补,虚构,到最后把他们自己跟李广联在一 起,这样他们的姓氏就这样。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