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观察家 > 书讯 >
葛亮:《浣熊》-一场关于小说的风暴(2)
导语:葛亮:可能大部分的人,初来一座城市会有某一种“明信片”式的成见。面对维港海景,天际线之下,清晰可见IFC与中银大厦的轮廓、这是被具象化的“中环价值”。但其实在这样的繁盛的图景背后, 还有许多来自民间的,十分砥实的东西。表达这座城市有一个关键词是“相遇”。而《浣熊》中的故事,也因为“相遇”而造就。

   

谜鸦作者照1(1)

 

    葛亮:香港最繁华的地段你可能会遇到一个面相非常诚恳的人,他会介绍自己是影视公司,广告公司的专员,就是说类似于星探的人,会在路上突然拦住你说,你具有进入到演艺团队的气质。这个场景十分有香港特色 。这篇小说写到这样一个骗徒,一个女性的骗徒和年轻男性警察 的故事。两者之间他们的相遇,确实不期而遇,而在他们相遇时又已经各怀心机。有点Catch me,if you can的感觉。一个是希望我能够骗到他,使他成为我这一次所谓业务上的斩获。然后警察就想说,我终于钓到你让你上钩了。他实际上是个便衣,是在“放蛇”。两个人就各有心机。这样时候我们都会知道结局,最后这个骗徒锒铛入狱。但是他们两者在长期互动之间产生了非常微妙的情感,因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是故事的所在。

   主持人:所以我觉得葛亮创意就是将不简单的故事,甚至跌宕的爱,以一种十分平和的方式让他们渗透出来。

    葛亮:这个故事的原型的确并不简单,大家如果遇到这类人你会发现他们的手法十分的老道,过程也十分的曲折,其间有大量的铺垫。直到让你身入其中无法自拔。

    主持人:所以第一个不期而遇是和罪犯之间的瓜葛。

    葛亮:如果我自己来陈述,可能有时候你会对很多戏剧性的东西更感兴趣。但是我希望写作层面可以用十分日常的方式,能够将我们生活的底里,切乎相关的事件表达出来。这是我起码写小说的时候,感觉比较有趣的一个地方。

    主持人:说到有趣,第二个故事更有戏剧性的成分。我是把我读过的故事赶紧跟大家分享,我希望今天除了听葛亮讲他宏观的叙述,讲他的故事,还可以多了解他里面的细节。第二个故事讲《猴子》,这个有一点魔幻色彩,可以这么说吗?

    葛亮:还好没有成精。

    主持人:一只猴子可以记住密码,把自己笼子的密码锁所揭开,它的逃逸串联了其他的不期而遇,从一个猴子 的逃逸经历带出了其他几个故事。葛亮有他的细腻和用情,可以讲讲《猴子》这个故事里的奇妙之处。

    葛亮:首先我觉得我们作为灵长类动物的最高端,千万不要低估其他灵长类动物的智商,它是一只红颊黑猿,如果大家有印象。确实有这样一个事件,就是一只红颊黑猿从香港动植物园跑出来了,但是后面故事的铺陈是我的虚构。当时只是觉得这样一个事件很好玩,我想在香港这样秩序井然的城市里面,如果有一只充满野性的猴子从动物园里跑出来,对这个充满了严谨游戏规则的城市,会造成一种什么样的影响。

    主持人:这个时候风暴就来了,小说的风暴。

    葛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格式化的生活,因为这样一个动物的侵入就打破了。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群,和这个猿猴朝夕相处的饲养员,包括演艺圈的明星,也包括新移民父女。它的进入会让你透视到人生之间的不期而遇,同时也像一把匕首一样,它的不期而来,恰恰是刺痛了你内心最痛苦的部分。所以我就觉得,这只猴子与其说它是一只具像的动物,不如说是你自己审视自己的生活,进一步看待这座城市的契机。这是我当时写作的一个初衷。

    主持人:葛亮这部小说,有关于香港的一种地道的描写。 昨天跟葛亮聊天的时候我就发现,他很着意于自己的书写风格,什么意思呢?因为写香港人很多,他们的风格各异,葛亮的笔墨又是怎么书写香港的城市。

    大家知道有一篇叫《杀鱼》,是很地道土生土长香港一个男孩子的故事。这篇有浓厚的香港色彩。关于香港色彩大家各有不同的解读,我们听听葛亮的解读,关于杀鱼的故事。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